雙賽43分,得分手超群,全明星之選!
今年的CBA全明星替補選人過程,引發(fā)了不少球迷的討論與質(zhì)疑。CBA為力求平衡,采取了平均主義的選人方式,讓20支球隊每隊都能有一名球員入選全明星陣容,真正做到了全覆蓋。盡管這一決策滿足了公平性,但對那些原本有機會憑借實力入圍的球員而言,無疑顯得有些不公。
李添榮便是其中一位令人惋惜的球員。盡管他成功入選了全明星三分球大賽的名單,但未能進入全明星正賽的事實讓他感到失落。在俱樂部杯賽中,李添榮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在對戰(zhàn)天津的比賽中獨得全隊最高的23分3籃板6助攻,而在上海隊以96比73大勝北京的半決賽中,他更是以9中7的高效表現(xiàn),在三分球8中6的情況下再次獲得全隊最高分。
在CBA常規(guī)賽中,李添榮同樣是上海隊不可或缺的得分手。他前兩個階段的比賽中共出戰(zhàn)了31場,場均上場時間達到30.7分鐘。他在這段時間內(nèi)場均得分15.1分,同時還貢獻了3個籃板和1.9次助攻。他的投籃、三分球和罰球命中率分別達到了51.4%、46.7%和80%。如果他的罰球能夠更加準(zhǔn)確,他的表現(xiàn)完全有資格跨入CBA的“180俱樂部”。
作為全隊的第四號得分手,李添榮的場均得分僅比王哲林少0.2分。考慮到第三階段還有多場比賽要打,李添榮在俱樂部杯賽中的火熱狀態(tài)有望使他的場均得分超越王哲林。甚至有可能對場均得分排名第二的李弘權(quán)構(gòu)成威脅。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像李添榮這樣真正具備全明星實力的球員,卻因為CBA的平衡主義政策而被忽視。與此同時,像崔曉龍和羅凱文這樣的球員,盡管他們所效力的球隊排名靠后,場均數(shù)據(jù)也并不出色,卻依然被選為南區(qū)全明星替補。這樣的選擇確實令人感到惋惜。
上海男籃在與新疆隊爭奪俱樂部杯決賽的比賽中表現(xiàn)出色,他們有機會贏得首屆杯賽的冠軍。如果李添榮能在決賽中繼續(xù)保持這樣的火熱狀態(tài),這將極大地助力上海隊在第三階段的比賽。這也意味著李添榮的表現(xiàn)對于上海隊來說無疑是一個極為利好的消息。希望在未來CBA能夠更加注重球員的實際表現(xiàn)和實力,而非僅僅追求平均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