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敗績到凈勝高手,他重塑大鯊魚。
上海男籃,曾經的CBA豪強,有著“大鯊魚”之稱,但第一階段的戰(zhàn)績慘淡,僅取得1勝9負的尷尬成績,令人大跌眼鏡。然而,近期上海男籃在第二階段卻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復蘇態(tài)勢,以3勝1負的戰(zhàn)績重新回到了勝利的軌道。
這一轉變的背后,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王哲林、劉錚等傷兵歸隊,為球隊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主教練盧偉的確立對于球隊的戰(zhàn)術打法和士氣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盧偉指導的梳理讓球隊在比賽中顯得井井有條,這也是球隊能夠取得基本體系和框架的重要原因。
合適的戰(zhàn)術運用和合理的人員輪換是上海隊第二階段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盧偉指導在排兵布陣上火候相當精準,無論是面對強敵還是弱旅,都能做出恰當?shù)陌才?。例如,在面對有余嘉豪的稠州銀行時,上海隊就勇敢地排出小陣容,摧枯拉朽地贏了30分。
此外,外援的選擇也是上海隊能夠“由弱變強”的關鍵因素之一。布萊德索的回歸改變了上海隊很多事情,他的控場能力和帶動隊友的能力使得上海隊的進攻效率有了顯著的提高。布萊德索的到來讓上海隊終于存在一名可以掌控局勢的球員,他能夠通過指揮隊友,在恰當?shù)臅r機做出精準的傳球、攻擊或其他最優(yōu)選擇,從而拆解防守,帶動全隊。
在布萊德索的帶領下,王哲林的正面沖框威力被盡數(shù)釋放,二人成為了整個CBA默契最好的內外組合。布萊德索不僅在個人得分效率上有所表現(xiàn),更是在組織調度上發(fā)揮了大師級的作用。他在控場上表現(xiàn)出的能力使得整個球隊的戰(zhàn)術執(zhí)行得到了升華。
然而,一個布萊德索的加入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上海隊在休賽期對于外援的引援工作被批評為“倒數(shù)獨一檔”,這也導致了第一階段的亂象。但正是這種試錯和調整,讓上海隊最終找到了合適的外援人選。這也暗示了CBA挑選外援的本質:外援的價值在于彌補本土球員力不所及的工作,從而拉開與沒有好外援的球隊的差距。
現(xiàn)在,上海隊已經在二階段拾回精氣神,如果他們能夠繼續(xù)保持這份狀態(tài),兼?zhèn)鋬?yōu)秀教練組、頂級外援配置和優(yōu)質陣容儲備的三件套,他們沒有理由不在聯(lián)賽上半區(qū)占據(jù)一席之地。就像大洋彼岸的NBA,同樣陣容豪華的雄鹿隊經過調整和自省,也成功回到了爭前四的隊列。上海男籃,同樣有著這樣的潛力和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