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在崇尚普世價值的美國社會,有幾句話是絕對不能說的,比如:“窮人犯罪率高,穆斯林中有很多恐怖分子,黑人智商低,女人不適合工作,同性戀都去死……”這些都是經(jīng)典的歧視案例,然而那些頑固保守的人們并不愿意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依舊用工業(yè)革命時期的眼光看待這個美麗新世界。那些宛若中世紀封建領(lǐng)主般的思維方式不但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更令人感到震驚和不快,似乎自啟蒙運動以來,人類為了進步開化所做的努力都白費了。 NBA的歧視從未停止過,當年姚明初入聯(lián)盟的時候,就遭遇了奧尼爾電視臺上的種族歧視言論攻擊,雖然奧尼爾事后道歉,但這股歪風并未剎住。林書豪在客場打球的時候,依然有人嘲笑他的亞洲面孔和小眼睛。 兩年前,前洛杉磯快船老板斯特林涉嫌種族歧視的言論激怒了整個美國社會,以至于他眾叛親離,連球隊都轉(zhuǎn)手賣給了他人,最終被逐出了NBA聯(lián)盟。殷鑒不遠,然而許多人就是不當回事。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涉嫌歧視的言論,往往發(fā)生在那些黑人運動員自己身上。2015年12月15日,國王控衛(wèi)拉簡-隆多公開辱罵同性戀裁判比爾-肯尼迪,隆多被驅(qū)出場外前對肯尼迪說過“你這個該死的同性戀”。這件事情招致了聯(lián)盟各方的極大反感,就連老帥波波維奇也站出來指責隆多不該如此狹隘偏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閑的無聊的前NBA球星吉爾伯特-阿里納斯開始評點WNBA,發(fā)表了一通神論。12月17日,已經(jīng)退役的NBA球星吉爾伯特-阿里納斯更新了自己的Instagram社交賬號,發(fā)表了自己對于WNBA的一些個人看法。阿里納斯表示他可以拯救WNBA——他認為WNBA應該趕走那些像美劇《女子監(jiān)獄》里的女運動員……換成穿著丁字褲的美女。 阿里納斯還表示W(wǎng)NBA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大部分運動員都對男人沒有吸引力,隨后他還貼出了一段兩名身材曼妙的模特身穿丁字褲打籃球的照片,并說:“這就是當1996年WNBA宣布成立后,美國人所期待的WNBA……而不是一群像#女子監(jiān)獄里的演員在場上飛奔?!? 阿里納斯補充道:“別誤解我,WNBA里美女很少,大部分都很普通,如果Skylar Diggins(2013年WNBA選秀探花,效力于塔爾薩震動隊)穿成那樣上場的話,我不會介意她一個上籃都不進的……我會買季票,即使我連塔爾薩在哪里都不知道。如果你覺得這是性別歧視,十有八九你很丑,我們反正不會花錢去看你。” 這段說法看起來像個玩笑,但其內(nèi)在的本質(zhì)比玩笑嚴重得多,大將軍在說:WNBA是沒有意義的,女子籃球也是沒有意義的,推而廣之,女子對于一切競技運動都是沒有意義的,她們只該憑借出賣外表來吸引觀眾。再推而廣之,女性的工作也是沒有意義的,女性就該成為男權(quán)社會的附庸,討得男人歡心才是最重要。 這就是阿里納斯真正的想法,我們佩服他的直言不諱,敢作敢當,但不得不承認,他是個愚蠢而又傲慢的家伙。這是一場最嚴重的性別歧視,他心中從來沒有尊重過女性,他也忘了,這個世界上有一半的人類都是女性,無數(shù)優(yōu)秀的女性從事著高端而有偉大的工作,而不只是打打籃球刷刷手機嘩眾取寵吸引注意力。 WNBA是女子籃球的最高舞臺,這里匯集了全世界最好的女子籃球運動員,我們會記得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謝莉爾-米勒,麗莎-萊斯利,勞倫-杰克遜,坎黛斯-帕克、以及這兩年天下無敵的瑪雅-摩爾,她們的成就遠遠超過了一般的男性運動員,卻未曾得到應該有的尊重。照阿里納斯的說法,如果女子籃球比賽只是為了出賣色相,只為了勾起三俗觀眾的注意力,那么又何必打籃球呢?拉拉隊就夠了。如果這是成立WNBA的初衷,那么這個聯(lián)盟也沒有存在的意義。 反過來,如果籃球運動的價值在于性感的軀體和漂亮的面容,那么男性運動員是否也能穿著丁字褲上場,讓全世界的另一半人類看個夠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一個最簡單的道理。 就在阿里納斯的謬論發(fā)表數(shù)小時之后,WNBA發(fā)表了一篇聲明,斥責了阿里納斯的言論“令人厭惡”并“完全不尊重女性”。 WNBA在聲明中說道:“吉爾伯特-阿里納斯的言論令人厭惡,極度不尊重女性,并且完全錯誤。WNBA的球員強壯,富有天賦,堅定果斷,不僅在球場之上奉獻了她們的一切,對全世界各地的數(shù)百萬人來說,她們更是鼓舞人心的榜樣。她們理應因她們?nèi)〉玫某删投劽谑?,而不是通過這些無知的侮辱受到蔑視。” WNBA球星Elena Delle Donne也隨后在個人推特上發(fā)布了這樣一段話,她說道,“女人存在于這個地球上不是僅僅為了供男人觀賞,我們是人,我們也有目標,我們都是榜樣。首先,我是一名運動員。#再見吉爾伯特”。 這是一場最完美的還擊,即便女性在身體結(jié)構(gòu)上與男性有著不小的差異,力量、速度和爆發(fā)力都有所欠缺,導致在大部分的運動競技領(lǐng)域比不上男性,但男性也并不是一統(tǒng)天下,在那些需要耐心、靈巧、柔韌性的項目中,女性也獨領(lǐng)風騷。即便是猛獸如云的籃球運動中,也未必沒有女性的一席之地,那些人類中最頂尖的基因,其實是不分男女的。百年之前,誰能想到女性可以在籃球運動中飛身暴扣?百年之后誰又能斷定,NBA賽場上就不能出現(xiàn)女性? 說起來,誰規(guī)定了NBA只能由男人來打?翻遍所有NBA的規(guī)則、章程,都找不到任何有關(guān)性別的限制。早在2013年的時候,小牛老板馬克-庫班就發(fā)驚人之語:如果可能,他愿意用第二輪選秀權(quán)選中布蘭妮-格里娜。布蘭妮-格里娜是一位女球員,許多人都曾看過他高中時期肆虐籃筐的視頻,說實話,一般的男性職業(yè)球員,還真不是她的對手。 格里娜在女子籃球比賽中完全是鶴立雞群,跟那些老老實實在地板上打球的女球員們比起來,她簡直就像是從外星球來的怪物。但人們依然認為女性打NBA只是一個噱頭,她們不適合這項野獸般的運動。 然而,女球員征戰(zhàn)NBA,并不是從庫班才有的新鮮主意。2009年,NBA總裁斯特恩就曾表示:“或許在十年以內(nèi),就會有女性球員踏上NBA賽場。”比總裁大人的預言更早的是,在NBA的歷史上,曾經(jīng)先后3次傳出過跟女球員有關(guān)的故事。 1969年,舊金山勇士隊(金州勇士隊前身)在第13輪選中一位名叫丹尼斯-朗的女高中生,但這個選秀權(quán)隨后遭到球隊總裁的抵制,只能宣告作廢。 1977年,新奧爾良爵士隊(猶他爵士隊前身)在第7輪總第137順位選中女球員露西亞-哈里斯,并且被聯(lián)盟批準,但哈里斯拒絕赴球隊參加試訓,后來才知道她當時有孕在身。 1980年,步行者隊與女球員安-邁耶斯簽下一紙價值5萬美金的合同,但好景不長,就在開賽之前,他們還是宣布裁掉了她。 如果繼續(xù)往前追溯,在BAA和ABA尚未合并成NBA的“遠古”年代,還真有女球員打過職業(yè)比賽!那是在1968年的ABA聯(lián)盟,肯塔基上校隊招攬了一位名叫佩妮-安-厄莉的女球員加入,并且在該年11月28日對陣洛杉磯星辰隊的比賽中,單獨為厄莉叫了一次暫停,隨后把她換上,代表上校隊發(fā)出一個邊線球,隨后立即再度暫停,把厄莉換下。就這樣,女子球員完成了在職業(yè)籃球比賽中的歷史性亮相。值得一提的是,厄莉當時并沒有穿男式球服,她穿的是一件印有自己名字和3號的翻領(lǐng)毛衣,下身則穿著一件紅色超短裙。 我們可以看到,什么才是一個健康的、職業(yè)的聯(lián)盟該做的事情,這跟女性到底能不能打NBA無關(guān),1968年的人們尚且知道男女平等,尊重女性,而今天的我們,竟反不如初也。阿里納斯的謬論引發(fā)了諸多的共鳴,這是一種時代的倒退,不管男人和女人,首先都是人,都享有作為人的權(quán)利,無論是他們還是她們,都有權(quán)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去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無論打籃球,還是穿上裙子跳舞,這是她們的自由。你不能因為自己狹隘的世界觀,而把女性看作可以取悅你的工具,她們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值得尊重的人,無論是瑪麗蓮-夢露,還是居里夫人。 無論是白人、黑人、黃種人、男人、女人、同性戀、異性戀,眾生平等,每一個生命都有他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馬丁路德金在半個世紀前都呼喚了他的一個夢想,然而這個夢想還遠未實現(xiàn)。 (平原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