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慘敗,六連敗,國足開局不利。
國足再次遭遇失利,這一事實在每個熱愛足球的人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痛感。北京時間7月7日晚,東亞杯的首場較量中,國足以0:3的分數(shù),遭遇了對陣韓國的六連敗。這不僅是國足在2030世界杯周期中的首場比賽,更是給臨時主帥久爾杰維奇帶來了一個艱難的開局。
我們必須正視一個事實,那就是球隊的組建時間和訓練時間都非常有限。從2日在大連開始集結,到當晚的比賽,僅僅五天的備戰(zhàn)時間,這使得國足在比賽前難以充分磨合與調整。相較于對手韓國隊,無論是在教練團隊還是球員的層面上,中國隊都處于一個轉型和磨合的過程中。這種“陌生感”也在比賽中得到了體現(xiàn)。
在本場比賽中,久爾杰維奇采取了熟悉的4-2-3-1陣容體系。顏駿凌重回主力門將位置,后衛(wèi)線、后腰線和前腰線的配置均有一定的經(jīng)驗和實力。然而,令人注意的是,三名攻擊手中的吾米提江和蒯紀聞是首次代表國足出場。而顏駿凌上一次代表國足首發(fā)出戰(zhàn)還要追溯到2024年3月21日的那場比賽。首發(fā)陣容中年齡最大的顏駿凌34歲,而最小的王鈺棟只有18歲。
回顧兩隊的歷史交鋒記錄,國足與韓國隊的對決一直處于下風。在過去的38次交手中,國足僅取得2勝13平23負的戰(zhàn)績。在失球數(shù)上更是達到了56球。最近的交鋒記錄也并不樂觀,上一次兩隊交手是在2024年6月11日的世界預選賽中,國足客場失利。而最后一次戰(zhàn)勝韓國隊還要追溯到2017年。
本次東亞杯中,作為東道主的韓國隊保留了大部分主力球員,其實力明顯高于國足。比賽一開始,國足就陷入了全面的被動局面。僅僅8分鐘,李東炅就為韓國隊打進一球。隨后朱玟奎的頭球更是將比分擴大。下半場,國足的表現(xiàn)并未有太大的改善,后防線上的失誤頻頻出現(xiàn)。第57分鐘,韓國隊的角球兩連擊再次得分,最終比分定格在3:0。
從整場比賽來看,國足與韓國隊的實力差距明顯。韓國隊的射門次數(shù)、射正次數(shù)以及控球率都遠超國足。這樣的結果讓隊員們深感與亞洲強隊的差距,也讓他們看到了自身需要努力的方向。
接下來的賽程對于國足來說同樣嚴峻。他們將在7月12日迎戰(zhàn)第二個對手日本隊,7月15日則要面對最后一個對手中國香港隊。本屆東亞杯的賽制是單循環(huán)小組賽,積分最多的球隊將獲得冠軍。對于國足來說,每一場比賽都是生死之戰(zhàn),他們需要拿出最好的狀態(tài)和最強的實力去迎接每一個對手。
這場比賽的結果和過程都讓人深思。揚子晚報/紫牛新聞的記者黃啟元詳細記錄了這場比賽的始末,而校對陶善工則保證了報道的準確性。對于國足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場失利,更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需要他們去努力、去拼搏、去爭取更好未來的開始。